日常用品的安全性與處理方式
- 說一個故事
- 以前在00國小服務,有一位吳小弟常常忘記帶水壺,本人好心提供家中全新的閒置水壺讓他使用,說也奇怪,之後家長會特別注意孩子是否有帶自己的水壺上學。我問吳小弟那個水壺呢?他也說不清。
- 在學校日的班親會上,任職於SGS的吳爸爸,神來一語,分享關於某品牌水壺的原理。
- 潛在安全問題
- 該水壺的矽膠環中摻入輻射物質,因此檢測時須測輻射值。
- 研究顯示,這類產品可能影響血紅素移動速度,使人感覺有活力,但它會丟給你α射線、β射線、γ射線,其長期影響未知。
- 他含蓄委婉地說,老人家使用可能影響小,對年輕人與孩童而言,建議避免使用。
- 生活中的發現
- 盤點家中後,發現親友贈送的類似產品不少,包括洗滌用濾水器、飲水機、棉被、脖圍、衣帽襪、手環、腰帶、飾品、刮痧片等。
- 處理方式
- 決定丟棄:為避免潛在風險,選擇直接丟棄,進入焚化爐處理。
- 未來應對:避免使用自己不了解的的產品。
這次的經驗提醒我,日常用品的安全不容忽視,應謹慎選擇,避免長期暴露於不明風險之中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